醫者仁心︱31歲準媽媽懷胎7月驚罹末期乳癌 求「活到孩子讀幼稚園」醫生傾力救治續命逾10年

健康資訊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4/05/14 18:10

分享:

分享:

31歲孕媽懷胎7個月驚罹末期乳癌,求「活到孩子讀幼稚園」;醫生傾力救治續命逾10年。

【乳癌/癌症/乳癌/懷孕/癌症治療/延續生命/奇跡/正能量】能夠幫助到病人,相信是身為醫生最感到高興的事!台灣一名31歲、已懷孕30週的準媽媽,不幸確診末期乳癌。她懇求醫生讓她活到「陪孩子讀到幼稚園」,而醫生也傾力救治,不但讓這位孕媽順利存活產子,更延續她的生命直至孩子小學畢業,病情仍穩定受控。

最新影片:

乳癌治療權威、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在Podcast分享入行乳房外科30多年以來的見聞,當中提到一個案例,表示在他剛入行不久時遇到一名31歲的孕媽,孕週期已有30週,不幸的是她確診了第四期乳癌,癌細胞更已擴散至肝臟。

曾令民回憶,當時這家人都籠罩在悲傷之中,癌末的孕媽在病床上壓抑著淚水懇求他:

曾醫師,我只希望可以陪伴孩子到幼兒園階段,就已心滿意足……

傾力救治助癌末孕媽延續生命10餘年

首要為幫助這名孕媽能母子平安,曾令民嚴謹思考各診療環節、擬定施行手術計畫,最終與醫療團隊一同幫助孕媽平安生下孩子。之後,曾令民再與乳癌治療團隊共同幫助她成功存活下來,不但實現了她當初想活到「陪孩子讀到幼稚園」的願望,而更讓她病情穩定控制,見證孩子即將小學畢業,延續生命至今10多年。

30多年持續工作的熱情:因看到病人重獲生機

曾令民表示,其實見證第四期乳癌病患經過一關關的診治後,存活10多年以上的個案不少見,但他仍會每次為此感到高興、感動,坦言當他還是住院醫師時,看到手術室主刀醫生熟練地將腫瘤切除、病人復原神速,深感震撼;乳房外科領域更是讓他感到十分廣大的學習與進步空間。每當一個危在旦夕的患者最終像上述孕媽一樣重獲生機,他與醫療團隊便會深受鼓舞——也許這就是他入行30多年熱情不滅的真正原因。

乳癌5大症狀

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資料,乳癌成因暫時成疑,但年齡增長、家族病史、高齡首次懷孕、沒有子女、不曾哺乳、更年期後肥胖、缺乏運動及酗酒等,均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以下為乳癌的5大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5
+4

自我乳房檢查方法

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資料,自我乳房檢查的目的是提高對自己乳房的認識及對乳房疾病的警覺性,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自我檢查應在乳房並無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如經期後進行;停經後的婦女則可在任何時候進行。任何女性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應盡早找醫生檢查,獲取專業的意見和診斷。

點擊圖片放大
+5
+4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